集团的读书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坚持99个月不间断,从《乡土中国》的厚重到《长安的荔枝》的深刻,从《解读中国经济》的宏大到《人间有味》的真挚,99本著作构筑了集团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李光耀观天下》以其独特的全球视野和务实洞见,为我们的知识版图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洞察世界的睿智之作
《李光耀观天下》并非一部严谨的学术论著,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在生命暮年对世界局势的坦诚分享。书中采用分章论述的形式,对中国、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东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语言直率犀利,摒弃了外交辞令的模糊与暧昧。作为将新加坡从弹丸之地打造成发达经济体的“国父”,李光耀的观察融合了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形成了独特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视角。
全书最震撼人心的特质在于其超越时代的预见力。当李光耀在书中断言“日本将走向平庸”、“欧洲是一个终将长期衰退与分歧的区域”、“中国和美国将形成G2主导格局”时,这些观点在2013年曾引发诸多争议。然而站在2025年回望,世界格局的演变轨迹惊人地验证了他的判断——日本在持续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中步履蹒跚;欧盟在英国脱欧后陷入更深的治理危机;中美两国尽管摩擦不断,却仍是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双引擎。
二、世界格局的冷峻研判
《李光耀观天下》展现的全球视野为金融从业者提供了理解宏观环境的宝贵框架,书中三大核心观点在当今时代持续回响:
李光耀创造性地提出,21世纪的世界将由中美两国共同主导。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正在复兴的强国”,拥有强大的中央政权和持续改革开放的决心;美国虽面临发展瓶颈,但在科技、军事和经济领域的优势依然明显。这一判断打破了单极世界的幻想,也为金融机构的全球布局指明了方向——把握中美两大市场的互补与博弈成为国际业务成败的关键。李光耀特别强调:“经济将会解决台湾问题”,认为逐步和不可阻挡的经济整合将把两岸社会连接到一起。
欧洲困境:李光耀一针见血指出欧盟“统一货币与分散财政”的制度性缺陷,预言其长期衰退趋势。他以希腊债务危机为例,揭示了欧盟成员国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
日本危机:李光耀认为日本面临的最重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对此的应对不足。他观察到日本女性婚后选择“外逃”或“拒婚”的现象,以及单一民族社会的排他性导致移民难以融入。这些社会结构性问题最终导致经济活力衰退,直接影响该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东南亚潜力:作为新加坡的奠基者,李光耀对东南亚各国有着独到见解。他分析马来西亚“马来人优先”政策的局限,指出印度尼西亚“大国梦”与多岛屿分散性的矛盾,预判越南改革面临的挑战。在分析新加坡成功经验时,他特别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是新加坡发展的关键因素。他反对盲目的部长减薪,认为这会使吸引优秀人才从政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对两党制提出质疑,担心“竞选活动会变得非常不文明”,导致最优秀的人才不愿从政。这些观点对金融企业的人才战略极具启发意义——人才质量决定组织高度,而良好的制度设计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
李光耀观天下,我们看到的是穿透迷雾的远见之光,获得的是穿越周期的智慧之力。当经济“春夏秋冬的交替演变或会更加剧烈和反常”时,唯有持续学习、独立思考、务实创新的机构,才能在变革的大潮中“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争取最好的结果。
(陈国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