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行业资讯
添加时间:2018-02-02 16:11:31 阅读次数:次
1.陕西省金融办、省财政厅、陕西银监局近日联合制定出台了《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通过重组、增资、整合等方式,发展财政出资为主、主业突出、经营规范、实力较强、信誉较好的省市县3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全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更好的融资担保服务。按照计划要求,到2018年6月底,陕西全省将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县域全面覆盖,同时实现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县域全覆盖。为实现上述目标,陕西省要求有关部门创新政银担合作模式,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管、优势互补、多利互赢”的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确保到2020年年底,全省所有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全部纳入政银担合作机制,与各银行机构均建立政银担合作关系。同时,要求严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收费,积极为实体经济融资服务,确保年化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逐步推进省再担保公司免收再担保费,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服务能力,力争到2020年年底,省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达到6倍以上,区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达到4倍以上,确保全省融资担保在保余额增幅不低于当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幅,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申请担保获得率与服务覆盖率明显提升,力争到2020年年底,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户数比重不低于70%,县级不低于90%。
2.定向降准全面实施,正向激励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已于1月25日全面实施。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此前透露,按现有数据测算,本次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之前的定向降准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能享受到政策红包的一般是中小银行。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覆盖更全面,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只要达到标准,就能享受到定向降准优惠政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央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举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建立了增加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优化信贷结构,属于结构性政策。同时,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也符合总量调控要求,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基本稳定。
3.河北省融资担保行业进入“量减质增”新阶段。来自河北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融资担保公司共为6.53万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贷款担保2800亿元,平均每户中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420万元,有效缓解了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因担保贷款使被担保企业增加营业收入5200亿元,增加纳税190亿元,增加就业9.2万人,截至2017年末,我省共有融资担保公司301家,总资本金规模537亿元,融资担保责任余额722亿元。目前我省融资担保行业处于“量减质增”良性发展的新阶段。省工信厅一手抓监管,一手促发展,为净化我省融资担保行业,下大力把长期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和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清理出去。目前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数量,比2013年最高峰时的620家减少一半多,但融资担保机构单体资本金实力实现大幅提升。目前单体平均资本规模1.78亿元,最高达到24亿元。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占比迅速提高。我省国有控股的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和资本金显著增长,目前数量达到101家,资本金规模达到200亿元,资本金占全省比重达到37%,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放大倍数达到2.24倍,比全省平均放大倍数1.34倍还要高出0.9倍,国有控股融资担保机构逐渐成为担保行业的主力军。
4.江西省融资担保业2017年度运行情况简析。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共有再担保机构1家、注册资本7亿元;融资担保机构134家,实收资本171.42亿元,其中法人融资担保机构133家、实收资本171.12亿元,省外驻赣分公司1家、营运资金0.3亿元。融资担保在保责任余额387.46亿元,再担保余额5.94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73.16亿元和5.14亿元,分别增长23.28%和6.4倍,其中小微企业在保责任余额占比71%,较年初增加3.6个百分点;“三农”在保责任余额占比12.19%,较年初减少10.89个百分点。融资担保放大倍数2.2倍,较年初增加0.28倍。
从再担保业务看,省再担保公司2017年运行态势良好,已与10家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备案金额39.21亿元,累计新发生再担保业务752笔,再担保责任金额8.27亿元;累计发生再担保代偿12笔,代偿金额0.08亿元,代偿率2.59%。截至12月末,再担保责任余额5.94亿元,在保业务538户,较年初增长6.4倍和5.56倍。
从服务对象看,全年新增担保小微企业业务9736笔,担保金额276.7亿元,分别占新增总数的62.13%和65.67%;新增担保“三农”业务3074笔,担保金额50.02亿元,分别占新增总数的19.62%和11.87%。截至12月末,全省在保小微业务7073笔,在保责任余额279.33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9.28%和71%,分别较年初增加8.09和3.6个百分点;在保“三农”业务3000笔,在保责任余额47.95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29.38%和12.19%。
从代偿风险看,全年共有42家融资担保机构发生代偿,代偿金额7.44亿元,同比增加0.82亿元,同比增长12.39%;截至12月末,共有61家融资担保机构存在代偿,代偿余额21.13亿元,较年初增加5.71亿元,增长37.03%;担保代偿率2.2%,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计提各项准备金合计16.34亿元,拨备覆盖率77.4%,其中未到期责任准备2.27亿元、担保赔偿准备13.11亿元、一般风险准备0.96亿元。